你的企业网站为啥总在搜索引擎后排"吃灰"?
说实话,每次看到企业老板们花大价钱建网站,结果在百度搜品牌名都找不到自家官网,我就忍不住想叹气。这感觉就像装修了豪华店面却把招牌藏在后巷——您说这生意能好吗?
一、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排名坑
上周遇到个做机械配件的老客户,一见面就倒苦水:"明明产品比同行好,网站也投了十几万,怎么搜索'液压配件厂家'我们永远在第三页?"我打开他网站一看就乐了——首页大图是董事长获奖照片,产品详情页的文案直接复制说明书,最绝的是"联系我们"页面就留了个163邮箱。
这还真不是个例。很多企业容易陷入三个误区:
1. 把官网当电子画册:恨不得把厂房照片、领导视察全塞首页,但客户真正关心的交货周期、成功案例反而要掘地三尺才能找到 2. 关键词拍脑袋:在标题堆砌"优质""专业""领先"这种自嗨词,殊不知用户都在搜"XX型号配件多少钱" 3. 迷信玄学操作:有老板听说发外链能提升排名,结果买了几千条垃圾链接,反倒被搜索引擎降权
二、让搜索引擎"看懂"你的网站
记得刚开始做优化时,我盯着百度算法更新公告就像看天书。现在才明白,与其钻研算法不如记住这个核心:你的内容能不能解决用户问题?
去年帮一家母婴用品店做优化,发现他们博客总写"如何选购奶瓶"这类大话题。后来改成解答"新生儿胀气用什么奶瓶""塑料奶瓶多久换一次"这些具体问题,三个月内自然流量涨了200%。这里有个小技巧——用问答平台抓真实需求,比如在知乎搜"奶瓶 烦恼",比行业报告管用多了。
技术层面要特别注意: - 移动端打开速度别超过3秒(试试关掉WiFi用4G打开自己网站) - 产品页的URL别用product123.html这种火星文 - 结构化数据标记就像给搜索引擎划重点,该用就得用
三、内容创作的反常识真相
很多企业一听说要做内容就头大:"我们又不是媒体,哪来这么多文章可写?"其实换个思路就豁然开朗了。
见过最绝的案例是家卖工业胶水的厂家。他们让技术员把客户常见问题录成短视频,比如"AB胶混合后多久凝固",每条就几十秒。结果这些视频被大量下载,连带官网权重都上去了。现在他们车间老师傅都成了行业KOL,常有客户指名要某位师傅推荐胶水。
写内容记住三个"不要": 1. 不要教育用户(少说"你应该",多说"你可以") 2. 不要追求文采(把"匠心独运"换成"三年没出质量问题") 3. 不要自说自话(在结尾加句"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做法")
四、比技术更重要的隐形战场
有次去企业做培训,市场部小姑娘偷偷跟我说:"上次按您说的改了产品描述,销售部却说不够'高大上',又改回去了。"这种情况太常见了——公司内部达不成共识,再好的优化策略也白搭。
建议做个实验:让销售、客服、技术各写一份产品卖点,最后会发现销售强调折扣、客服看重售后、技术专注参数。把这些整合起来,不就是现成的优质内容吗?
还有个老板们不爱听的大实话:短期冲刺不如持续迭代。见过太多企业愿意花五万做次性推广,却不肯每月花五千做内容维护。其实就像健身,突击减肥会反弹,养成习惯才能保持好身材。
写在最后
最近总有人问我:"现在做网站优化是不是太晚了?"这话听着就像问"现在健身是不是太晚"。算法在变,但商业本质没变——永远有人需要解决问题,永远需要靠谱的解决方案。
与其焦虑排名,不如每天自问:如果我是客户,会怎么搜索?搜到我的网站会满意吗?记住,搜索引擎不过是面镜子,照出的永远是企业的真实模样。